黄晶菊
黄晶菊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,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:
一、基本信息
- 学名:Coleostephus multicaulis (Desf.) Durieu
- 界:植物界
- 门:被子植物门
- 纲:双子叶植物纲
- 目:桔梗目
- 科:菊科
- 属:茼蒿菊属(也有说法称其为菊属)
- 种:黄晶菊
二、形态特征
- 植株:黄晶菊为二年生草本花卉,株高可达20~35厘米,茎具半匍匐性,基部分枝多,有的品种茎秆直立。
- 叶子:叶片互生,肉质,初生叶紧贴土面。叶形为长条匙状,羽状裂或深裂,生长茂密。
- 花朵:头状花序顶生、盘状,花茎挺拔,花小而繁多,花色金黄,边缘为扁平舌状花,中央为筒状花。花径通常为23厘米,单花寿命一般为813天。
- 瘦果:花后结瘦果,5月下旬成熟。
三、生长习性
- 原产地:关于黄晶菊的原产地,有说法称其为原产于阿尔及利亚,也有说法称其为原产于南美洲。
- 环境适应性:黄晶菊喜阳光充足而凉爽的环境,光照不足开花不良。能适应不同类型的土质,但以种植在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长**。耐寒,不耐高温,生育适温为15~25℃。花坛露地栽培在-5℃以上能安全越冬,-5℃以下长时间的低温会使叶片受冻,干枯变黄,但当温度升高后仍能萌叶、孕蕾开花。春末夏初随着温度升高,花凋谢加快,30℃以上生长不良。
四、繁殖与栽培
- 繁殖方法:黄晶菊的繁殖方式有播种和分株繁殖。播种繁殖为主,北方寒冷地区多于春季23月播种,南方地区秋播为主,45月份也可进行播种。分株繁殖则适宜在盛夏时节进行。
- 栽培技术:育苗时常用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用壤土与珍珠岩以4: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培养土。播种前需对培养土进行消毒,待无明水后,再将种子与少量细沙或培养土混匀后撒播于苗床中,上覆过筛培养土,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。苗床和苗盘上盖薄膜,保持土壤湿润,在发芽适宜温度为15~20℃条件下,约10天发芽出土。定植前需整地施肥,深翻、整平后挖穴摆苗并浇上定植水。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进行摘心整枝等管理以促进分枝和控制植株高度。
五、观赏价值
黄晶菊花繁色艳,适于露地花坛、花境种植,作镶边或色块构图效果良好,是早春不可多得的优良花卉。也可盆栽或用于路边、草地边缘或庭院美化等。
六、其他价值
- **价值:黄晶菊还具有一定的**价值,其清热**作用较为明显,可以用其制作凉茶、清凉沙拉等菜品。但需注意,**时需遵循专业指导并确保安全使用。
综上所述,黄晶菊是一种集观赏、**等多种价值于一体的植物。在栽培过程中需注意其生长习性和管理要点以充分发挥其各项价值。